top of page
  • Facebook 禪凌文物藝術
  • Instagram 禪凌文物藝術
  • YouTube 禪凌文物藝術

越窑|第三章|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已更新:2019年11月14日

作者:嚴衛 女士

 越窯青瓷自東漢創燒以來,中經三國(魏國、蜀國、吳國)西晉、東晉,到南朝,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可以說,在中國製瓷手工業發展的進程中,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承前啟後,是一個重要的時期。青瓷生產量大、內容豐富,普遍受到百姓的喜愛,逐漸取代了銅器、漆器、陶器,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須品。窯瓷遺址在吳國轄區的紹興、上虞、餘姚、寧波、奉化、餘杭、湖州等縣市都有發現,是我國最先形成的窯場眾多分佈地區廣,產品風格一致的越窯體系,也是當時瓷器生產的主要窯場。


 在成型上,除輪制有所提高外,還採用了拍、模印、鏤空、雕、堆和模具製作等方法。手到、心到、眼到三體合一。器形有方壺、槅、穀倉、扁壺、獅形燭台等各種不同成形方法的器物,品種繁多,樣式新穎。茶具、酒具、餐具、文具、容器、盥洗器、燈具、和衛生用瓷等。還製造了大量的殉葬冥器。如穀倉、鬼灶、米篩、畚箕、豬欄、羊圈、狗圈、雞籠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滲透在個個生活領域。紋飾上配以獸面舖首、弦紋、斜方格網紋,以及刻劃細膩的龍頭、虎首、熊形裝飾的器足,使器物端莊大方,很有氣勢。


以上四張圖為

(兩晉時期 貼 、壓印、戳印紋罐 殘件)


 並且將生活中的喜聞樂見、豐裕快樂的場景,以及水鄉的特產:螃蟹、田螺、烏龜、魚類透過青瓷塑造的活靈活現,趣味盎然……

  

以上兩張圖為

(兩晉 螃蟹 裝飾瓷片)

 

ree

上圖為

(兩晉時期 獅子形插器 上海博物館)


ree

上圖為 西晉 穀倉罐

餘姚西晉元康四年(294年)墓出土


 根據窯址出土窯具可推斷,這一時期支燒、疊燒、墊燒相當成熟,只是工藝比較粗糙簡單。在個別窯具之上已經出現刻劃、或模印,有文字,似是窯工的姓氏等符號。也是承襲秦代“物勒工名”制度的物證。


ree

( 三國、兩晉時期 墊燒具)


 三國時期的越窯,胎質堅硬細膩,呈淡灰色,少數因為燒成的溫度不夠,胎松且呈淡淡的土黃色。釉汁純淨,以淡青色為主。釉層均勻,胎釉結合牢固,少見流釉或釉層剝落的現象。

 

以上三張圖為

(三國 吳 青瓷釉下彩 羽人紋 盤口壺 六朝博物館)


ree

 紋飾展開圖:圖中羽人手持“節仗”。 “節”是一種信符,除天子賜給臣下之外,方士或神仙的使者也可持“節”。展示圖中,羽人是神仙的使者,其神情恭敬,態度虔誠,似乎正在等候主人的靈魂,引導升天。


 兩晉時,聰明的陶藝人充分利用泥土的可塑性,小動物的塑瓷,熊比較常見。憨態可掬,惹人喜愛。承接漢代神物的形象淵源,相較於材質堅硬、挺拔的青銅器;溫潤、細膩的玉器;溫和、易於雕琢的木器,瓷器的塑型更有優勢,產品更容易跟上社會需求,也是瓷器全面崛起的發端。



以上三張圖為

青釉瓷 神獸尊 西晉 宜興周墓墩出土

  


ree

上圖為 (瓷製 小熊)

ree

上圖為

(安思遠藏 東漢 銅鎏金 小熊)

ree

      上圖為 (玉制 小熊)


 兩晉時期,胎骨稍厚,胎色較深,呈灰或深灰色。釉層厚而均勻,普遍呈青灰色。壓印花、貼花為主要裝飾手法。弦紋、褐色點彩多見,釉下褐色彩書也常見。點彩是一種在青瓷上以褐色加彩的裝飾手法。出現在西晉晚期,東晉較為流行。這些圓點褐斑或疏朗、或密集的分佈在器物口沿、蓋面、肩部、腹部醒目處,排列出多姿多彩的圖形,也有裝飾於器物的突出部位,如係鈕、雞冠、耳或足部,猶如畫龍點睛,賦予器物生命的活力。器形演化,碗缽之類西晉時口大底小,器形矮胖,到東晉器壁逐漸增高,底部放大,並從內凹發展成假圈足。盤口壺西晉時,盤口和底部較小,而上腹特大,重心在上,比例失調給人以不穩的感覺;東晉以後盤口加大,腹部增長,重心下移,比例協調,形象端莊,放置平穩。

 

ree

 上圖為

(西晉 青瓷 獅形辟邪 燭台)


ree

 上圖為

(西晉 鷹形 盤口 壺)


ree

 上圖為

(西晉雞首壺)

ree

 上圖為

(青瓷 點彩 器蓋)

ree

 上圖為

(東晉 青瓷 點彩 蓋罐)


ree
ree

 上圖為

(東晉 點彩 青瓷罐)


 通過對古銀錠湖窯區的東晉窯址挖掘,發現青釉和黑釉器混合燒製。並且黑釉在坯體上沒有實施化妝土。這一點也是與同期德青窯黑釉產品區別的重要特徵。

 南北朝時期,多數胎體緻密,呈灰色,通體施青釉;少數胎較鬆,呈土黃色,外施青黃釉或黃釉。南北朝佛教盛行,蓮花是中國文人士大夫永恆的藝術主題,又是佛教中無比高尚的藝術象徵。在佛教藝術中,蓮花代表“淨土”,象徵“自性清潔”。蓮瓣紋作為主要裝飾出現在器物上,或仰蓮、覆蓮,或單瓣、複瓣,裝飾技法上有劃花、刻花、堆塑、模印、貼塑等。其形態豐富,變化多端,是南北朝瓷器最具時代特徵的標誌。


ree

(南北朝雞首壺)


以上九張圖為

南朝時期青瓷蓮瓣紋殘片


Comments


  • White Facebook Icon
  • White Instagram Icon
  • White YouTube Icon
  • LINE-透明

03-328-8886 |0935-185-828|03-397-2285 (傳真)

Email:zenlinart95@gmail.com

​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三路320-2號

(近林口長庚醫院 A8捷運站)

© 禪凌文物藝術 版權所有 1992-202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