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嚴衛 女士
越窯瓷裝燒主要是二種方式:明火燒、和唐代以後的匣缽裝燒。匣缽出現前,產品都用明火疊燒。疊燒的器物,為了加強承受力,器底較厚,比較笨重。因為器物沒有匣缽的保護,直接受煙火和窯頂落沙等的侵襲,產生熏煙和釉面黏附沙粒,造成釉色不純正和釉面不光潔的現象。為防止粘連,均要用泥點、窯具來做間隔。
三國兩晉時期,三足支具(四足支具)與器物的底足用泥珠隔開,燒結後在器物底部留有紅色的深淺過度的痕跡。如圖
隋唐五代時期,早期會在器物底部留有蠶豆般泥點痕跡。
各時期墊燒的特點,使用的墊具及材質,所留下的痕跡,是我們識別的標準。
如圖
唐中期,墊燒痕為松子點。
如圖
晚唐、五代,泥點的部位會在器底邊緣和圈足的足端。為避免泥點被粘,在放置泥點的地方刮釉。器底刮釉部位呈暗紅色,泥點會留下痕跡。
如圖
五代晚期以圈足外撇卷者為特色。不是挖出來的,是分段製作,粘連而成。然後再行修飾。
北宋時期,早期為長條形。
如圖
中晚期變為環形。
如圖
南宋時期
採用明火疊燒的器物,通常足端無釉,採用泥沙墊燒,形成環狀墊燒痕跡。
越窯墊燒痕跡鬆散,容易脫落的原因有三:
(1)為了脫卸方便,墊具質地是鬆散結構。
(2)支釘的原料基於成本的考量,大多屬廢物利用的性質。
(3)大部分越窯器物都是出土的。之前地下環境裡,
受到酸鹼不同成份的侵蝕,質地也變得鬆軟。
Comments